【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类型
硕士基金
▲项目名称
海水光学参数探测的海洋激光雷达研制与实验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激光雷达探测海水表层光学与水质参数的优势,利用激光与海水作用的散射机制,研发一套海洋激光雷达,开展海洋光学参数、叶绿素与悬移质浓度的观测实验与反演研究,促进海洋激光雷达在海水光学水质参数观测中的应用,为海洋光学水质参数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手段。
▲工作亮点
海洋光学创新团队一直致力于海洋光学技术、激光探测技术与光学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大气光学探测技术、极区大气激光探测技术与海洋激光探测技术为核心研究方向,形成了系列化创新成果。2016年入选山东省科学院创新团队,2019年获“干事创业好团队”荣誉称号,并承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光学重点实验室。
图1海洋光学创新团队成员
海洋光学创新团队已研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激光雷达技术成果,主要包括用于大气气溶胶观测与研究的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钠荧光多普勒测风测温激光雷达、相干测风激光雷达以及机载浅海地形测绘激光雷达等。
(a) (b) (c)
图2 (a)扫描式大气监测激光雷达 (b)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
(c)多波长偏振拉曼气溶胶激光雷达
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大气气溶胶廓线的走航观测,目前已在气象部门开展了长期业务化应用,为重大灾害天气监测与预警提供了技术服务;参与研制的钠荧光多普勒测风测温激光雷达成为国际上首台在南极部署的可全天时观测大气风场和温度的激光雷达系统,弥补了我国在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的空白;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在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中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极中山站,首次获得了南极低空风场剖面观测数据;机载浅海地形测绘激光雷达通过飞行实验,实现了对岛礁、暗礁、浅海地形的高效、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测量。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陈超,男,副研究员,一直在海洋光学创新团队从事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方向的研究,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所项目2项,参与国家、省市项目10余项。 2014年与2017年,分别到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进行了学术交流。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ei收录6篇,授权专利5项,2020年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承担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专业课程《海洋光学导论》的教学工作,作为学业导师,带领本科生获批齐鲁工业大学“本科生学术攀登”重点团队。
▲个人工作感悟
时光荏苒,转眼已在海仪所工作了近10年,有奋斗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团队已经在大气探测激光雷达、中高层探测激光雷达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其中,大气气溶胶激光雷达已成功完成成果转化。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学部的培养和支持。感谢学部给我们创新发展的平台,不断推动我们科研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在海洋学部的支持下,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继续深化海洋激光探测技术研究,进一步创造新的科研成果。同时,我也将继续积极投身学科建设与教育工作,为学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科研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永葆先进和活力,科研活动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加油吧,追梦人!
【背景介绍】
为激发海仪所科研创新活力,加强科研项目培育与中青年科研骨干培养,根据所(院)“11511”人才发展规划,研究所于2020年开展了“海仪培养基金项目”和“海仪英才托举计划”两大人才培养项目。此举旨在打造人才培育成长金梯,拓宽符合科教融合新体制下的人才成长通道。
“海仪英才托举计划”即梯度培育“海仪优秀青年”、“海仪杰出青年”、“海仪中青年拔尖人才”、“海仪中青年领军人才”,构筑海仪英才培育体系,实现人才兴所(院)战略愿景。
“海仪培养基金”即资助和扶持研究所中青年科研骨干开展探索性科学研究及其它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含“国家基金扶持项目”、“优秀硕士基金”、“创新探索基金”、“博士启动基金”等四类。
经过一年的培养,共培育海仪英才7人,即“海仪中青年拔尖人才”张颖颖,“海仪杰出青年”盖志刚、王章军、王波,“海仪优秀青年”曹璐、何传林、姜子可。海仪培养基金共培育项目11个,其中创新基金项目4个(项目负责人:郝宗睿、薛博洋、胡桐、张丽丽),硕士基金项目6个(项目负责人:陈超、周燕、曹琳、任万龙、巩小东、万晓正),博士基金项目1个(项目负责人:陈萍)。
海
洋
学
院
官
方
微
信
ayx爱游戏官网注册的版权所有: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地址:中国青岛苗岭路37号
电话:0532-58628520
icp备案号:鲁icp备2020037682号